10.08.24: 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时候

Chris Dixon 在 2014 年的一篇 文章 中写道:

Suppose you develop a new technology that is valuable to some industry. The old approach was to sell or license your technology to the existing companies in that industry. The new approach is to build a complete, end-to-end product or service that bypasses existing companies.
假设你开发了一项对某个行业很有价值的新技术。旧方法是将你的技术出售或授权给该行业的现有公司。新方法是绕过现有公司,打造一款完整的端到端产品或服务。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 Full Stack Start-ups,他在文章中举出的例子多半是那个时期的 DTC 公司。2022 年,投资人 Ian 发表了一篇题目相近的文章,名为 Full-Stack Deep Tech,也引用了上面这段话,只是举出的例子变成了 Deep Tech 公司。

销售产品而非技术,正好和我在假期中发的那篇《发明与建造》的主旨吻合。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发明家依靠出售专利就能获得不菲的收入,同时,他们也有不错的名声。发明比建造听上去要性感得多,前者是真正的从零到一,而后者只是在复制和扩大规模。而实际上,建造者需要思考整个系统,而不仅仅是接过发明家给的专利图纸,投入生产,boom,奇迹发生了。

Packy McCormick 在 Vertical Integrators 系列的最后一篇 文章 中认为,爱迪生就是那个在头脑中想出了整个系统的人:

Thompson was right, not because of Edison’s singular genius, but because Edison was the only person in the world who had the entire system in his head, who was thinking through distribution while having just designed the “parallel circuits to be used within buildings” and the high-resistance light bulb created to reduce the cost of copper in the system, and who was on the hook for delivering electric light at a cost competitive with gas lighting.
汤普森是对的,这并不是因为爱迪生有非凡的天赋,而是因为爱迪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脑子里有整个系统的人,他在设计“建筑物内使用的并联电路”和为降低系统中铜的成本而制造的高电阻灯泡的同时还在考虑配电,并且他有责任以与煤气灯相竞争的成本提供电灯。

这一点异常重要。马上能让人想起来的相关例证,就是 Elon Musk 为 Tesla 公司写下的 Master Plan,这个计划从发布到现在已经过去了 18 年,只有回头看,才能感受到“脑子里有整个系统”是什么含义。

但 Nikola Tesla 本人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作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擅长在单点技术上突破,事实证明,他对 George Westinghouse 赢得电流之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除此之外,他的大部分发明都是断章和空想,你可以说是火灾烧毁了他的心血,但即便在重建实验室之后,他仍然保持同样的作风。他的晚年让我想起了 Buckminster Fuller,更喜欢谈论宇宙与人之间的能量联系。

一种说法是,Musk 之所以把自己的公司命名为 Tesla 是因为他想完成 Nikola Tesla 未能完成的夙愿:后者认为,宇宙中蕴藏着无穷的能量,人类应该想尽办法攫取。Musk 的 Master Plan 就是一个分步实现的项目规划,轻描淡写,勾勒出到达未来的路线图。

在本周的 Links + Notes 中,主要围绕职业发展、创业、投资和技术创新等主题展开:

  • Paul Graham 的《When to Do What You Love》探讨了追随兴趣与赚钱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在不同人生阶段做出选择。
  • Packy McCormick 的《When to Dig a Moat》讨论了初创企业何时应该开始构建竞争壁垒,强调了不确定性作为早期护城河的重要性。
  • Lex Friedman 与 Cursor 创始团队进行了访谈,讨论了他们的技术进展和未来方向,并提到了与 OpenAI 的 o1 模型整合的潜在威胁。
  • Graham Duncan 的《The Playing Field》将投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一种不同的“游戏”,需要不同的策略和心态。
  • Ben Thompson 的《Taking Waymo, Uber and Waymo》分析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 Uber 和 Waymo 的合作,以及这对未来出行行业的影响。

十月到十一月初,我将在湾区游荡一个月,如果你也在湾区,欢迎约 coffee chat

When to Do What You Love 什么时候去做你爱的事情

Paul Graham 一篇短文,主要关于人生选择的 timing。

跟随你的心,这是很多人在不知道要去做什么的时候得到的最流行的建议。Graham 也会告诉你,这没有什么错误。

他认为,赚钱和兴趣之间也有一条“微笑曲线”:

So there's something like a midwit peak for making money. If you don't need to make much, you can work on whatever you're most interested in; if you want to become moderately rich, you can't usually afford to; but if you want to become super rich, and you're young and good at technology, working on what you're most interested in becomes a good idea again.
所以,赚钱也存在着一个“中等巅峰”。如果你不需要赚很多钱,你可以做你最感兴趣的事;如果你想变得中等富裕,你通常负担不起;但如果你想变得超级富有,而且你年轻且擅长技术,那么做你最感兴趣的事又会成为一个好主意。

这个比喻太形象了。很多人在碰到未来选择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限制而倾向于“中等富裕”这个地带。这看起来是一种安全谨慎的选择,但其实,它和追随内心的兴趣这件事冲突最大。

另一个难点在于: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这个情况实际上更常见。Graham 给出的一个建议是:看看你的同事是谁,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吗?

如果这个方法还是没法帮你做选择,Graham 还有一个使用建议,就是选择“上游”。比如说,在选择数学和经济学这两个专业的时候,可以选择数学,因为数学是经济学的上游,学了数学,还可以转到经济学,但反过来不行。

这个策略是保持选择权(optionality)的策略, 但不是没有代价的。你会浪费一些时间在一些更抽象的事情上,而真正赚钱的事情一定是更具体的,你需要尽可能靠近它。

参考阅读Your Way is the Only Way - Morgan Housel 的一篇小短文,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你能否从生活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目标,追随别人的方式可能会让你失去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享受生活。他最近今年出版的《金融心理学》和《一如既往》都很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