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24: 这样就够了

本周,多家 SaaS 公司的财报带来了一波科技股票的上涨。从 Salesforce、Snowflake 到 Okta 和 Asana,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超出预期的业绩增长,以及对 AI 未来的乐观展望。在 2024 年尾,这些消息让人对 2025 年有了更多的期待。

Asana公司深度研究:协作软件行业的领军者 | 投资分析
Asana 的 Work Graph 选择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来映射工作关系,它或许更适合大型组织——这也是增长所必需的那些客户,但它却难以实现 Facebook 所享受的自下而上的网络效应。

Marc Benioff 在 Salesforce 财报电话会议上发表了了宣言式的开场白,把一次普通的季度业绩发布活生生讲成了人类工业革命新里程碑的发布会(粗体为作者所加):

I would say for the last 25 years at Salesforce, and we've been helping companies to manage and share their information and you can see that across our whole product line and whether it's in sales or service or marketing or commerce, whether it's analytics, Slack across the board but now we've really created a whole new market, a new TAM, a TAM that is so much bigger and so much more exciting than the data management market, it's hard to get our head completely around. This is the market for digital labor. And Salesforce has become right out of the gate here, the largest supplier of digital labor, and this is just the beginning and it's all powered by these autonomous AI agents. All of you know that.
我想说,在 Salesforce 过去的 25 年里,我们一直在帮助公司管理和共享信息,您可以看到我们的整个产品线,无论是销售、服务、营销还是商业,无论是分析,还是 Slack,都是如此。但现在我们真的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一个新的 TAM,这个 TAM 比数据管理市场大得多,也更令人兴奋,我们很难完全理解。这是数字劳动力的市场。Salesforce 一出手就成为了最大的数字劳动力供应商,而这仅仅是个开始,这一切都由这些自主的 AI 代理提供支持。 你们都知道这一点。

数字劳动力(digital labor)对我而言是一个新鲜的提法。Salesforce 说自己是数字劳动力的最大提供者,就是在说 Agentforce 能为企业提供数量庞大、成本低廉、性能可靠的数字劳动力。

Benioff 还讲到:AI Agents 不是工具,而是全天候工作的协作者。Benioff 连续的抛出各种客户的案例,大大小小、各行各业的企业、非盈利性组织,也包括 Salesforce 自己。还花了不少篇幅调侃了 Microsoft 的 Copilot,说友商的产品只是一个 ChatGPT 的“套壳”(repackaged ChatGPT),只有 Agentforce 才是真正能帮助企业快速交付 Agent 价值的产品。

几天后 Asana 的创始人和 CEO Dustin Moskovitz 在电话会议上发表了主题类似但略显平淡的言论,尽管如此,股价也在盘后飙升了 40%。

实际上,这样的消息并不是第一次被释放。投资人 Tom Tunguz 在 2024 年 1 月 26 日就 注意 到 ServiceNow 开始在财报中释放类似消息:

在第四季度,我们的新一代 AI 产品为我们所有新产品系列发布的第一个完整季度带来了最大的净新 ACV 贡献,包括我们最初的 Pro SKU。

Tunguz 敏锐的抓住 ServiceNow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举出的业务示例:

如果消费者可以随电器一起获得当日维修协议,他们愿意支付更多。当日维修的利润远高于电器本身,而且你还可以创造一笔不错的年金流。所以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使用我们的平台和人工智能来改变业务的方式。

AI/LLM 带来了规模意义上的灵活性。在过去,这两者往往难以兼得。在 LLM 出现之前,软件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蹩脚的处理方法,很多时候因为它很机械而遭人讨厌。我们可以近似认为,早年 Office 上的 Clippy 助手和无孔不入的信息流广告都是这种假装聪明但又不合时宜的体现。

在 ChatGPT 上线两周年之际,OpenAI 决定推出一连串的产品发布。因为本文写作之时,发布才刚开始,所以无从得知是否对假设有重大的改变。但仅从已知和猜测来看,更可能是在既有路线图上的延展。

这样的发布可能会被认为是令人失望的。过去数月以来,无论是人才流失,还是 Scaling Law 撞墙的言论,或是对算力投资过剩的忧虑,都在营造一种泡沫即将破灭的气氛。

泡沫存在,也会破灭,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不是现在?

Casey Newton 注意到对 AI 泡沫的类似攻击,在最近的 newsletter 中写道:

这是“人工智能是假的,很糟糕”这一群体的持续盲点。这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人们这一切都是即将破灭的大泡沫的问题所在。他们盯着人工智能当前能力的底线,而实际的从业者每天都在成功地提高上限。

他把这种心态形象的比喻为“盯着地板看”。

我的看法是:即便没有重大突破(比如 GPT-5),LLM 的价值也已经足够大了:一方面,ChatGPT 已经是一个 周活 3 亿 的产品,足以让它和人类历史上创造出来的最大的消费级产品相媲美;另一方面,如果今天把 LLM 从你的工作或生活中拿走,你是不是会产生很不方便的感觉?我想很多人都会回答“是”。

这样就够了。

我们还可以列出一连串的证据来。比如 CoreWeaver 的 ARR(预测)达到了 20 亿美金(330% YoY),比如 Ben Thompson 在 对 AWS AI 战略的分析 中再次重申了 LLM 的商品(commodity)属性。

所有这些零散的信息点似乎在拼凑一件事:生成式 AI,尽管它有这么那么多的问题仍然需要解决,仍然将在 2025 年更多的被部署到各种场景中,无论我们今天是否能充分想象这些场景都在哪里,以及在被部署后又将会碰到什么新问题。

Anthropic 的 Dario Amodei 之前的优美散文《充满爱意的机器》总能给我们更多启发。比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国际政治和宏观经济来,技术的进展,特别是当它们开始与现实更密切结合起来的时候,仍然是可以更值得信赖、有的放矢的证据。

一年以后回来看,我们能在这场“泡沫”中获得的最大收益也许就来自于此。

本周的 Links + Notes 集中探讨了 AI 技术发展的几个关键维度:从 Anthropic CEO 对 AI 发展路径的思考,到生成式 AI 作为新计算范式的桥梁作用,再到 AI 对互联网知识结构的影响,以及 AI 驱动的机器人发展方向。最后一篇关于人生阶段的文章,则让我们思考技术发展中不变的人性需求。

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 强调了两个重要方向:机制可解释性研究和 AI 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他认为 Sonnet 3.5 是第一个真正能帮助高水平程序员的模型,展示了 AI 能力的质的飞跃。同时,他也指出了民主国家在 AI 发展中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性。

Ben Thompson 则从计算范式演进的角度,提出生成式 AI 将成为连接手机时代和可穿戴设备时代的关键桥梁。特别是通过 Natural UI 的概念,展示了 AI 如何让界面更自然、更符合人类需求。

在 AI 对知识传播的影响方面,Collin Jennings 的文章提醒我们要警惕 AI 摘要可能导致的网络思想扁平化。而关于人形机器人的讨论,则从工具设计的角度质疑了“拟人化”的必要性。

这些讨论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 AI 快速发展的时代,既保持技术进步,又不失去人性的深度?这个问题,或许正如最后一篇文章所示,需要我们在不同人生阶段都持续思考。

2024 年已经到了最后几周,年底事情杂乱。我预计会在未来几周放更多时间在 AI + SaaS 的研究上,争取整理一些对 2025 年如何思考和行动更有帮助的文章出来。

本文剩余部分约 1 万字,仅向付费会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