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2020: Emergence
观察的角度完全决定了理解的维度。自下而上去观察,你会意识到很多事情无法预测,也不能解释。所谓逻辑可能是叙事,所谓因果可能是巧合。
创造者的思考伙伴
观察的角度完全决定了理解的维度。自下而上去观察,你会意识到很多事情无法预测,也不能解释。所谓逻辑可能是叙事,所谓因果可能是巧合。
能做实验的问题,可以说离解决就差时间了。然而世界上有太多问题没有办法做实验:或者条件无法控制,或者失败成本太高。
市场会以丰厚的奖赏款待那些能够持续带来合理意外的人。 世界就是在这些意外之上不断进化的。
预测依赖于假设。悲观主义者的假设往往是认为历史会重复自身。但人类并没有在人口爆炸和粮食危机中灭绝,就是因为历史由人创造,不同的做法带来不同的未来。在过去的模型中放入新的假设,并不会得出未来的最佳预测。
看懂终局(Endgamer)的人可能会嘲笑掌握节奏(Pacemaker)的人——后者只是在走向必然性的路上加快或放慢了时间。 而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所有钟摆停下来的状态都一样,但有些钟摆可以摆动更久。
好消息和坏消息,最关键是要沉住气。
好的决策 -> 如何做好的决策。 快速进步 -> 如何更快速的进步。
世界在迭代它的版本号。 谁是会被清除掉的代码?
本周的 Links + Notes 栏目,我会尝试简短一些,只挑选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些内容。World 2.0 是本期的第二篇推荐文章,来自经济学家 Tyler Cowen,也借来做本期的标题。
这是 Platform Thinking + 付费内容的第一次更新。自从发布这个付费计划以来,我一直期待着周末快点到来,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内容。在过去一周以来,因为几位付费订阅的朋友的支持,也让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读写习惯。一切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本文是之前在知乎直播上做的一个系列 Media Giants 的 show notes,主要参考了维基百科和 Bob Iger 的自传(中文版),整理了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些决策。
人老一点,就会更喜欢回忆。而在所有回忆中,从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这十年总是最黄金的。很多朋友,特别是身处互联网行业的那些,总是会对过去这个十年表现得更加激动一点。的确,我们很多人不明就里的登上这艘火箭飞船,突飞猛进的以周围人都看不懂又追不上的速度前进了十年。当这艘船开始慢下来的时候,我们晃动着眩晕的头,看看身边的人,仿佛从来都不认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