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021: Map
地图比指南针更具体,但也不能替代艰苦跋涉。在方向和地形之间,可以有很多张地图,在不同的抽象层级上提供行动指南。方向和地形都可以唯一的,但地图却从来没有唯一性。地图的反身性让它可以在不同层级上进行转换。低清晰度从高清晰度那里获得信息,而高清晰度则需要在现实的地形那里获得修正。
创造者的思考伙伴
地图比指南针更具体,但也不能替代艰苦跋涉。在方向和地形之间,可以有很多张地图,在不同的抽象层级上提供行动指南。方向和地形都可以唯一的,但地图却从来没有唯一性。地图的反身性让它可以在不同层级上进行转换。低清晰度从高清晰度那里获得信息,而高清晰度则需要在现实的地形那里获得修正。
不止在一处读到类似的说法:我们已经不再享有一个共同的现实。一方面,雄心壮志的个人在努力塑造不同的世界。另一方面,vibes 如同一场又一场私人派对,在外面的人能看到听到,却进不去。这并不是说一部分人的认知能力出现了问题,而恰恰是因为每个人的认知能力都被成千上万倍的放大和增强了。技术不仅仅在延伸人的感官,也在帮人的感官做选择。
连贯性容易和创新性产生冲突。新事物在诞生之初可能会因为其发明者自身的认知局限所限制,而表现出一种与传统常规截然不同的标新立异来。新事需要跨越从少数早期采纳者到为大众接受的巨大鸿沟。而这个跨越鸿沟的过程,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数量增加,而是在人群传播的过程中,找到了新的叙事方式,逐渐产生和既有世界的连贯性。
现实情况是,裁判或者根本不存在,或者出现得太迟。所谓的 Game Changing 并非是在既定规则中改变游戏的结果,而是在游戏开始前就选择了改变游戏规则本身。雇佣军杀死骑士的姿势看上去是丑陋的,他挑战了所有人的道德和审美,但游戏只是游戏。
共识是由少数人推动的叙事所决定的。这些叙事起初可能是一种「非共识」,经由媒体和营销逐步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直到达到可以自我实现的规模,然后再加速发展成它自己想成为的模样,最终演化为「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派会反抗,甚至表现为激烈的、流血的对抗。「非共识」在发展的早期也是少数派,但它能在种种叙事的对抗中获得最终胜利,就是一种自身力量的证明。 而这就是无数个小世界如何演化成为一个合一宇宙的过程。
纪念日是一个好主意。它足以成功的吸引起大多数人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力。我们都知道现在注意力有多么值钱。我们需要理解的,却不是庞大的消费金额和出游人次,而是这些数字背后的简单概念——无论是纪念先祖、阵亡的士兵还是一段浪漫关系。纪念日具有自我重复的倾向,而每一次重复都是对共同记忆的增强。
我们会在晚年的时候见证世界的巨大改变吗?对于年近四十的中年人而言,很多人的本能回答都是不,不会发生的。但这就刚好落入了最常见的一种误解症状:对长期变化的低估。
分配问题更有可能在另一种情形下失效:即可供分配的选项本身可能有多重维度。想象你在分一块蛋糕,你可以从上而下切成几块三角形,也可以用井字的方法切成小块,当然也可以从侧面横切,或者发明你自己的花式切法。每一种切法,都可能带来全然不同的分配问题。这是一个比分配问题更高维度的问题:它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即便分配问题本身得到了正确的解答。
世界上有不同类型的人:有的人想象力更加丰富,能够构建全然不同的平行现实,并从那个现实中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而另外的人则着眼于当下,在已有的现实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从后者所处的现实看来,前者似乎是凭空创造了问题。 实际上,前者在想象的(非)现实中,做了和后者类似的事情。
圣经中被经常引用的一句话是:太阳底下无新事,实际上是历史的循环论。但人的记忆是短暂的,历史又太漫长,所以每次有人给你讲起这句话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他后面说的事情。
媒介即讯息。内容形态会反向影响内容本身,这是媒介理论的基础认知。Amazon 的 6 页纸 memo 形式让他们的内部讨论变得更加深入,而惯用 PPT 的公司则可能陷入避繁就简、报喜不报忧的陷阱中。
对于事物本质的理解,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找到构成事物的最小单位。这就需要递归式的解构,不断的向下拆解,直到再继续拆下去,就已经破坏了事物的基本属性。我们都知道,原子就是这样一种单位,它当然不是最小粒子,但比它再小的粒子就无法保持元素本有的化学性质。